气力输送可适用于粉状、颗粒状、片状和小块状物料,涵盖了从食品行业的面粉、糖粉,到化工行业的塑料颗粒、氧化铝粉,再到新能源行业的锂电池材料等多个领域。

负压气力输送工作原理
动力机制:通过末端吸风装置(如罗茨风机、真空泵)产生负压(通常0.04-0.06MPa),形成管道内外压差驱动空气流动。
物料输送:外界空气携带物料进入密闭管道,气固混合物经旋风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分离,物料沉积至收集仓,净化空气排放或循环。
设计规范:管道曲率半径需≥1米或5倍管径以减少磨损,系统运行需保持气密性以维持负压效率。
1. 负压形成与物料吸入
系统通过罗茨风机或真空泵在管道末端产生负压?,使进料端(如吸料枪、吸嘴)与外界形成压力差。物料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吸入管道,与空气混合形成气固两相流。
2. 物料输送与气流驱动
物料在高速气流中通过动压悬浮(稀相输送)或静压推动(密相输送)方式移动?。负压系统通常采用稀相输送,气流速度较高(约15-30m/s),确保颗粒分散悬浮?。
3. 气固分离与空气净化
输送至终端的物料通过分离装置(如旋风分离器、过滤器)与气流分离,清洁空气经除尘后排出。该系统全程密闭,有效防止粉尘外泄。
4. 系统特点与限制
优点:进料简单(无需密封)、适合多点吸料、环境友好。
缺点:输送距离较短(通常<300米)、管道磨损较严重。
气力输送系统成为众多企业优化生产流程、提高输送效率的重要选择,在工业智能化、环保化的大趋势下。作为专业的气流传输解决方案提供商,为您的企业实现智能化、高效化、环保化的生产目标,我们可以根据您的材料特性和工艺需求,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传输方案。